石胡荽
Centipeda minima ( L.) A. Br. & Asch.
Index Sem. Hort. Berol. App. 6. 1867.
≡Artemisia minima L. ≡Artemisia minima L. Sp. Pl. 2: 849. 1753.
一年生草本。茎匍匐,长5-20cm,分枝多,微被蛛丝状毛或近无毛。叶互生,无柄,叶片倒披针形,长7-18mm,宽1-7mm,基部楔形,边缘有少数锯齿,先端钝,两面无毛或下面微被蛛丝状毛。头状花序小,扁球形,直径3-4mm,单生叶腋,近无花序梗;总苞浅杯形或浅钟形;总苞片2层,椭圆状披针形,绿色,边缘膜质;外围雌花多层,花冠细管状,长约0.2mm,淡绿黄色,檐部具2-3浅裂;中央两性花花冠管短,长约0.5mm,檐部4深裂,淡紫红色。瘦果椭圆形,长约1mm,具4棱,棱上有长毛;无冠毛。花期:6-10月。果期:6-10月。
产地:南澳、笔架山、盐田、三洲田(王国栋等 6001)、梧桐山、仙湖植物园(李沛琼 90734)、梅林水库(张寿洲等 0598)、塘朗山。生于田间、路旁、荒野或阴湿地,海拔60-950m。
分布:黑龙江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和四川、日本、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老挝、柬埔寨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及大洋洲。
用途:全草入药,民间称“鹅不食草”,有通窍、散汗、止咳、祛风、利湿、散瘀和消肿之功效。可治鼻炎和跌打损伤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3卷 629页
图 676 石胡荽 Centipeda minima
2551
图 676 石胡荽 Centipeda minima
1. 植株;2. 头状花序;3. 外层总苞片;4. 内层总苞片;5. 雌花;6. 两性花。(李志民绘)
1. 植株;2. 头状花序;3. 外层总苞片;4. 内层总苞片;5. 雌花;6. 两性花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